「跟醫生」兩面睇

曾於2007年1月5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潔玲醫生

前陣子放假動小手術,雖已安排了替工醫生,但大部分病人寧願等待我康復後才回來覆診。希望「跟醫生」,是人之常情;就是老爸到銀行存錢,也希望找回同一個櫃位服務員,因為只有她才知老爸的脾氣,而且相識多年,有親切感!

小時候,媽媽帶我看街症,要排隊買籌。輪到不同顏色的「咭仔」,便會見不同的醫生。她常呢喃:「最好睇到1號房啦,1號房醫生細心。」年幼的我常盼望:「若我們次次都能碰到1號房的醫生便好了!」小小心靈,彷彿也隱隱然感受到「跟醫生」的好處。

「連續性醫療」(Continuity of Care),是否等如「睇同一個醫生」?「連續」的涵意包括了什麼?資訊發達,病人的病歷,入院紀錄,驗血/X光/內窺鏡報告、長期藥物等,全可放上網,一目暸然。只要醫院或連鎖診所,擁有準確齊存的病人資料庫,加上快速的傳閱系統,便可達致「資訊的連續性」(Informational Continuity)。再者,只要服務模式一致,如糖尿或血壓病人,反正也是「拮」手指、度血壓、取藥,只要能確保「跟進的連續性」(Longitudinal Continuity),是否由同一個醫生覆診,重要嗎?醫生和病人所建立的長久關係,即「關係的連續性」(Interpersonal Continuity),只是三者的其中之一。在講求高科技、量化、標準化的都會,「人」的因素是動力還是阻力?看固定的醫生,對病人或病情會有分別嗎?分別在哪裏?

醫院或醫療集團的管理層會較希望病人不需要「跟醫生」。人才難求‧「非個人化服務」才令機構的運作更順暢,更「易辦事」。香港人亦有Doctor Shopping(購物式求診)的習慣,有時是貨「就腳」,亦有對醫生的醫術或醫德沒有信心「試另一個」。有時碰到一位仁心仁術的,卻又轉了工,原來大勢所趨,即或年輕醫生願意緊守崗位,也會無奈地在醫院或醫療集團之間頻頻「跳糟」。在現實限制之下,家庭醫學推崇醫生與病人建立長久的關係,是否流於紙上談兵,不合時宜?要解答這問題,應先從病人的角度考慮。

研究指出,病人能夠「跟醫生」,對「睇醫生」的過程和醫療服務會較滿意。(Interpersonal Continuity of Ca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: A Critical Review http://www.annfammed.org/cgi/content/full/2/5/445)。「跟醫生」令病人覺得質素較有保證,對治療方案較有信心,從醫生得來的資訊較正確,並能參與決策過程,能夠和醫生「有商有量,有傾有講」。除了「感覺良好」,其他實際好處還包括:病人較願意依從醫生吩咐,如定時服藥;減低醫院和急症室的使用率;孕婦生產過程更順利;總的來說,可減低整體醫療開支。

然而,數據也不是一面倒的:割扁桃腺、產前例行檢查、街症的使用狀況等,是否由固定醫生診治,對病情進展和醫療開支都分別不大。

另一項研究指出,原來到底「跟醫生」能否帶來好處,還要看是哪一類病人,和她自己當時的意願。(Continuity of Primary Care: To whom does it matter and when? http://www.annfammed.org/cgi/content/full/1/3/149)。有某類人是比較傾向「跟醫生」的,包括女性、小孩、長者、健康狀況較差者等。病人在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病上,如傷風感冒、喉嚨發炎,「睇得我好就得啦,睇邊個都一樣」!但若病人感到自身健康欠佳,正服用多種藥物,痛症纏身,日常生活感到力有不逮,便會較強烈希望「睇番佢」。若這個期望落空,病人便會對不相熟的醫生感到不滿意,覺得他不清楚自己的病情,既不被了解又不能暢所欲言,並且不信任醫生能為自己安排或爭取最適切的服務。

香港人口漸趨老化,長期病患者的數目日益增多,病人的期望又會傾向「跟」還是「不跟」?若是前者,醫療制度上又應有何配套,以確保病人得到三面俱全的「連續性醫療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