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嬴的融資方案

曾於2006年6月30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潔玲醫生

<<創設健康未來>>諮詢文件提倡發展「基層醫療」,然而,自1985年的<<斯科特報告>>這大方向已重複在六份改革報告中提及,不知今次又會否被決策者束諸高閣,依樣葫蘆?

「香港醫療體制−反思、觀點與前瞻」國際性研討會 (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ong Kong’s Health System: Reflections, Perspectives and Visions)1,於2006年6月在香港舉行。全球多位權威,包括英、美、台、港誇學科(包括醫學、經濟、商業、倫理) 教授、病人權益代表、私家醫院及私營聯網醫生、醫管局行政總裁, 行政、立法議員、政府官員,分別作專題演講及分享意見。1999年<<哈佛報告>>作者蕭慶倫教授重臨香江,再次「把脈」,只見本港仍在原地踏步:資源高度集中在醫院專科服務,為政府開支造成沉重負擔,他笑說這就仿如一個患了高血壓又不肯服藥的病人,愈病愈深,腎快要壞了、心也不妙,但仍「行得走得」,便「拖得一日又一日」。

李先生一家四口,傷風感冒等小病會看附近的私家醫生(一位正選、兩位後備)。他有公司醫療保險,只須簽卡記賬;母親、太太及兒子則要付現金,每次百多元。兒子半夜發高燒,或太太突然經痛,便往公立急症室求診。兒子的濕疹,須要看私家皮膚專科醫生,每次近千元,最近正試轉看中醫。李先生的媽媽自以為身體一向不錯,年前卻突然輕微中風,在公立醫院住了近半月,並發現患上血壓高、糖尿病及高膽固醇,現定期到專科診所覆診;李先生的爸爸五年前患肺癌,在公立醫院接受手術、電療及善終服務,半年後過世,期間他們經常出入醫院,對醫管局廉宜的高質素服務,不無感激。

以上例子,可看到香港醫療架構的分裂隔離,只靠「消費者」遊走在各項收費不一的服務,其中沒有一位「認頭人」。先進國家早已醒悟,疾病預防、社區醫療、門診、住院及復康等必須連繫起來,才能達到最高效益,亦讓市民得到全面的照顧。然而,要把香港的醫療體系連成一體會(integration),可能嗎?

香港的基層醫療服務,近80%由私營市場提供,相反,80%基層以上的醫療服務,則全歸公營的醫管局,要貫通上下,公私營合作,談何容易?醫管局近期試驗開放病人住院病歷至電子平台(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),是可喜的第一步。可惜,私營的醫療服務,在多年的「放任政策」(laissez-faire) 的市場力量下,質素參差不齊。市民自掏腰包或透過保險買回來的服務,質素如何保証?研討會提出了一個有趣而重要的問題:一百個入院的中風病人中,有多少曾在社區定期量度血壓?其中多少人屬高血壓?患高血壓的又曾否得到適當的護理及跟進?

在社區中,私營醫療服務的透明度不高,仿如黑箱作業: 醫生聽取病歷和評估病人所用的時間、與病人的溝通、用藥是否恰當、病人候診時間、診所管理、病歷是否清楚齊全、轉介程序、有否安排系統跟進、醫生有否持續進修、與時並進等,,均缺乏資料,以觀察醫療服務的成效,和提供者的表現。

怎樣才可以提升及確保基層醫療質素?加強培訓、引入註冊制度、確立質素監管、制訂有公信力的病人投訴程序,都是研討會內建議的方案。然而,在近乎全盤私營的基層醫療體系中,政府應如何適當地投放資源,訂立明確堅定的策略,加入誘因,並有效地監管政策的實施,使基層護理與醫院服務連成一體,仍有待深入探討。

無論改革方向、進度如何,「人」的因素始終最重要。家庭醫生獨特的功能,是藉着連貫而互信的關係,,或醫治、或轉介、或跟進,對病者作整體承擔(personal responsibility)。想深一層,健康就是財富,若每一位市民都為自己負責:注意飲食、多做運動、不吸煙、作適當的定期體檢,可能才是長遠雙贏的「融資方案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