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姻不是一齣戲

曾於2006年11月10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潔玲醫生

大清早,診所已坐滿了病人,還未及換上白袍,護士便焦急地說:「岑太說她女兒今早情緒失控,用拳頭打牆壁,她想立刻帶女兒和丈夫來見你,我把今早的預約重新安排,好嗎?」連忙點頭說好,並打電話跟岑太作初步了解,才趕快埋首看症。

岑太是小學校長,由於婚姻問題,年多前開始患抑鬱症,病情在藥物及心理治療下漸見穩定。小珊十四歲,剛在上週因肩傷來覆診。小珊是游泳健將,常為校隊爭光,她就讀岑太任職學校的附屬中學,和母親長得像個「餅印」,兩母女常出雙入對,關係親密。

個多小時後,岑家到了診所。岑先生是公務員,職位頗高。初次見面,只見他衣著簡樸,溫文爾雅,態度誠懇,心中不禁鬆一口氣。左看右看,夫婦煞是一對璧人,加上亭亭玉立的女兒,誰說不是一個幸福之家呢?

各人安頓就座後,不禁直問,今早究竟發生什麼事呢?爸爸首先發言,說女兒最近因肩傷停了習泳,缺乏運動,加上功課壓力,情緒得不到抒緩,少年人難免會有鬧情緒的時候,醫生你勸勸她吧……只見女兒在旁,苦着臉、皺着眉、強忍着淚、緊握着剛擦傷了的拳頭,而媽媽則呆望遠方,目無表情,只抿着唇靜靜地在深呼吸。看着這家人,只感到爸爸無助、女兒憤怒、媽媽沮喪,到底這個家庭出了什麼問題?

父母婚姻關係不好,會影響子女,是眾所周知的。「明爭」固然帶來創傷,殊不知原來「暗鬥」的傷害更深遠。吵鬧、打架、摔東西,多是間歇性的,亦可選擇在子女不在場的時候進行。然而,夫婦間的「互相閃避」(spousal avoidance)、「疏離冷漠」、「冇偈傾」(lack of intimacy, affection, communication)就彷如一種氣味、一份色彩,日日夜夜地籠罩着整個家。當孩子仍小的時候,夫妻間還可勉強合力「做場好戲」;但當孩子漸長,步入青春期,懂得看眉頭眼額,父母骨子裏,到底還有沒有那份應有的愛、應有的關懷、應有的尊重,怎逃得過少年人的法眼?同一屋簷下,怎避得過少年人敏銳的觸覺?父母婚姻不愉快,子女的學業、情緒、行為都大受影響,問題包括離家出走、招惹官非、酗酒吸毒、使用暴力、焦慮抑鬱等。可幸的是,夫婦間若能重建關係,彼此滿足,子女即或已產生問題,重修舊好的父母原來是能夠扭轉劣勢的。一項連續五年,追訪了四百多個家庭的研究,印證了婚姻狀況和子女發展的關係:婚姻好,子女好;婚姻差,子女差。(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5 Vol 41: 812-823)。

實在,岑生和岑太的嫌隙,原來始自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:如買不買某件影音器材,隔多久換一次床單,假期在家吃還是出外吃,女兒應何時睡覺等……做丈夫的,覺得失掉自我,煩厭被管頭管腳,寧選擇逃避。工作、進修、運動,不都是理直氣壯的遲歸藉口嗎?結果晚飯時份,常只有母女二人,女兒不知不覺地成了傾訴對象,亦承載了母親的「怨」和寂寞。現代女性經濟獨立,在工作崗位上獨當一面,你忙嗎?我也可安排自己的節目。柔情蜜意?噓寒問暖?誰稀罕!結果兩人便各管各,見面時雖仍能以禮相待,努力「演出」,實則積怨日深,那家庭氣氛哪會真摯、融洽呢?

有許多話,平時哪敢說出口?在醫生面前,則較易盡訴心中情。經過一輪深入互動的溝通,一家三口似乎對整個局面有了新的理解。可幸婚姻並未出現第三者,較易處理,當我提出轉介較深入的婚姻輔導時,岑生嘆了一口氣,轉動着左手無名指上的婚戒,望著雙眼早已哭得紅腫的女兒,只見他趨前握着妻子的手,輕輕地說:「OK,I’ll try」。許多時,子女都無辜地成了父母婚姻不愉快的犧牲品,這句「好吧,我會嘗試!」可能是父母送給子女,一生之中最好的禮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