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緒 思想 身心之間

曾於2005年12月30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選豪醫生

七十歲的張婆婆為人健談且身體健壯。平日,她從幼稚園接過孫兒放學,然後到診所覆診。自從孫兒升讀小學,兒子僱了傭人,她就搬回巿區,轉瞬已兩年。今天,張婆婆專程來探望孫兒,順道看醫生,談問間,方知她的身體大不如前,渾身不舒服、頭暈眼花、腰酸背痛、心翳氣促等等……。她把病情告知子女,子女甚為緊張,並帶她往抽血檢查、照心電圖、胃鏡超聲波等,但都找不出病因。她顯得極為沮喪,擔心自己患上什麼奇難雜症。

我們都重視健康,但何謂健康指標?世界衛生組織把健康定義為「處於完全身體、精神和社交良好的狀態,並不單指有沒有生病」。雖然這定義仍有不足,但已提醒了我們要跳出生理指標這框框,應留意身、心、家、社的互動層面。

中國古希臘意見相近

身心之間有何關係呢?古希臘有液體學說,認為人體內含有黑膽汁、黃膽汁、血和痰等四種津液,若彼此不協調便會產生情緒疾病。身體器官也被認為和情緒有關,常用語「歇斯底里」(hysteria)一詞就源於子宮,當時認為年輕女子子宮在體內亂闖,引致情緒失控、亂叫亂喊、四肢麻痺和情緒低落。治療方法是以草藥熏身,將子宮趕回原位,相等於中國的「癔症」。傳統中醫有「五臟化五氣,以生喜怒悲憂恐之論」,和古希臘學說一樣,都是由主觀推測而來的理論。

近代醫學漸見精闢,生化學和腦神經生理學先後破解分子結構、訊息傳遞。藥物學研製出影響大腦機能、交感神經的藥物。同步發展的社會學、心理學、精神科學和家庭醫學,都增長了現代人對身心關係的認識。

發展心理學中,認為嬰兒用哭泣來表達不舒服;兒童則多用身體感覺,因此驚慌可以是頸痛,不安可以是肚痛。發展至成年,複雜的感受如快樂、痛苦、悲哀和憂愁,便從言語、文字、圖畫或直接如行動、爭辯或示威種種來表達自己。

臨床上,身心互為影響,如甲狀腺亢進病者性情煩躁,心緒不寧;長期病患者往往容易疲倦,悶悶不樂。反之,心理情緒如抑鬱、焦慮也能導致身體病徵,如體重下降、肌肉疼痛、食慾不振等。精神醫學上有心身症狀失調 (somatoform disorder)、疑病症及轉化症等等。病者和家人因此求診於不同專科,然而,檢查結果正常,金錢和精神上則循環消耗,令病者和家人無奈徬徨。

世衛在2001年估計,每四人中便有一人在一生中會患上某種精神或情緒疾病,並倡議由家庭醫生治療。家庭醫生的診斷過程以病者為中心,並將考慮其生理、心理、家庭和社交等因素,長久的病者醫生關係,也令醫生對病人的家庭和社交變遷有更全面的掌握。

以身體表達意願

在適當的探問及臨床檢查下,對張婆婆的問題得出更深層次的診斷。她照顧孫兒時,雖時有抱怨,卻自得其樂,每天接送更成了生活節奏的部分;但兒子讓傭人代勞,反令她失去接觸孫兒的藉口,失去了生命中的角色。一年前,丈夫的突然去世,更改變了她的起居模式,孤獨無依之感頓然萌生;兩、三個月後,一次輕病不適,子女向她寒喧問暖,她潛意識就選擇了以身體病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(Somatisation)。

得到病人的信賴,了解實際狀況,診症本身也成為治療的一部份。家庭關係和角色轉變可用圖象顯示,對照兩年來事件與病狀的發生次序,可得知張婆婆的病因。

經過分析和引導,她和家人明白身心病的診斷,學會了從另一角度解釋身體訊號(reframing and link),並和家庭醫生商議可行的治療方案。

早前,一對青少年情侶跳樓自殺。他們本應前途無限,卻選擇以結束生命來表達「訊息」。上周本欄同文因而提出「重要他人」、「有心人」的概念。惋惜之餘,我們更應留意身邊人,作他們的「重要他人」有心回應其「情緒訊號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