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癌風險 各不相同

曾於2006年3月24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林敬熹醫生及陳選豪醫生

二十七歲的陳先生是位工程師,去年剛結婚,他一向身體健康,甚少看醫生。他的媽媽數月前體檢,驗出大便有隱血,發現是早期大腸癌,並進行了根治手術,陳先生想知道他是否也須要做大便隱血測試,或其他更深入的檢查。

根據衛生署2002的數字顯示,大腸癌(包括結腸癌、直腸及肛門癌)是本港第二種常見的癌症,近年患者人數持續上升,每年新症超過三千宗。外國的數字告訴我們,及早發現大腸癌可改變病人命運,如在第一期發現並切除,五年痊癒率高達90%,但若已踏入第四期,五年痊癒率就只剩20%、30%。醫學界暫未有共識該如何篩檢大腸癌,其原因除了資源問題,主要是沒有一種篩檢方法準確無誤。

由於大腸癌有數年的病變前期,屬可及早發現並治療的一種癌病,定期篩檢已被證實可減低整體死亡率30%以上,較具爭議的部分是其經濟效益及社會資源分配問題,如2004年諾定咸大學發表的研究,跟進了十五萬人,顯示每發現一宗癌症病例,便須花上五千二百九十英鎊。

現在可行的篩檢方法有探肛,大便隱血測試、鋇灌腸造影、乙結腸鏡、大腸內視鏡、大便DNA測試、虛擬內視鏡等等。探肛毋須儀器,但只能探測肛門和部分直腸腫瘤;鋇灌腸造影費用較內視鏡低,但有輻射問題;乙結腸鏡在美國流行,可由家庭醫生施行檢查,但只能檢查左邊腸癌;大便DNA測定則仍未普及,因此缺乏詳細的比較;虛擬內視鏡沒有了侵入性的缺點,但會遺漏過小的腫瘤。根據2003年本港一項比較大便隱血和乙結腸鏡的研究,隱血敏感度(sensitivity)只有14%,即一百名患者之中,只有十四人會被正確診斷(這意味漏診機會大),而特異度(specificity)為79%,即一百位非患者中,有二十一人會虛驚一場,須接受沒有必要的跟進檢查。

隱血的檢查過程須接觸大便(三次),三天內禁食紅肉、蕃茄、魚、維他命C及亞士匹靈等等。假如檢查結果呈陽性,便須再作檢查(如大腸內視鏡)。上文提到利用乙結腸鏡及大腸內視鏡等檢查方法,前者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78% 及84%,後者的準確度是相對最高,敏感度和特異度皆超過90%,但費用亦較高,風險亦然(包括穿腸或出血等)。

應否讓病人接受大腸癌篩檢,以及應在哪個歲數開始檢查等問題,家庭醫生須考慮很多不同因素,如病人的身體情況、家族病史、隨年齡而改變的危險因素和可以承擔的風險等等。就大腸癌來說,病人可以分為幾大類:

低危一族 五十歲以下,家族成員沒有患有腸癌病歷,也無腸癌的病徵,他們只需採取健康的生活模式即可。

中危一族 這是指五十歲以上,沒有其他危險因素的病人,每年一次的大便隱血檢查已經足夠。

高危一族 家族有腸癌病史或本身有其他癌症的病人,值得從四十歲開始,至少五年做一次腸鏡,以及每年一次大便隱血檢查。

非常高危一族 有瘜肉的病人,建議一年做一次腸鏡。

超高危一族 有直系親屬患有「遺傳性非瘜肉性結腸癌(HAPCC)或多發性大腸瘜肉(FAP),或自己曾經患有腸癌的人士。家庭醫生除了要確保他們有定期到專科醫生覆診,還要醫治他們因此症引致的心理或社交方面的問題。

由此可見,大腸癌雖然常見,變數又多,但可用作篩檢的項目也各有長短,陳先生屬於高危一族,所以除每年大便隱血檢查外,更應該從四十歲開始,最少五年做一次腸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