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「質素保證」的家庭醫生

曾於2006年1月13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潔玲醫生

由「亞太醫療質素學會」(Asian Pacific Society for Healthcare Quality) 主辦的第一屆國際會議,剛在香港舉行。世衛、美國、澳洲、新加坡、內地及本港的醫護及管理階層,一連三天分享近期業界的發展及最新思維。在亞太區,醫療質素是一門新興學科,近年才漸受重視。

各國在「改善醫療質素」上都有不同需要,世衛Didien Pittet教授壓軸演講題為「洗手」。在發展中國家,要醫生在觸摸病人前清潔雙手,難若登天;障礙包括缺乏乾淨水源、梘液太貴、洗手地方太遠及缺乏意識等。在深入剖析問題後,設計了一瓶自製廉價消毒液掛在病床尾,並在醫院推廣洗手文化,救回不少孕婦、小孩、傷者的性命。會議中一個重要的訊息是,要真正維護民康,「改善醫療質素」必須「持續」而「有系統」。

作為國際都會,香港的醫療質素,哪些地方需要改善呢?前文提到,醫療架構可分三層。政府投放巨大資源在三角尖頂,改善公立醫院質素,成績有目共睹,如減少帆布床及縮短輪候時間,都曾達到「質素指標」。相對來說,三角底部 — 基層醫療的質素,卻多年來停滯不前,極待改進。衛生署「專業發展及質素保證」顧問醫生,以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維港懷舊照片,形容基層醫療在原地踏步,家庭醫學也只具「雛形」。要在社區持續而有系統地改善醫療質素,只能「從零開始」;講者戲言,他為此差點「搔」出皮膚病來!

購物式求診浪費資源

昨天有位病人,錢包袋滿出院收據、醫管局專科門診覆診紙、賽馬會診所洗傷口紙、衛生署長者健康服務卡、屋邨醫生、私家皮膚及耳鼻喉科醫生覆診卡、區議員辦事處量度血壓卡。若問病人,哪位才是他的家庭醫生?他一時間也未必答得出。一直以來,市民習慣了有需要才四出找醫生碰運氣,甲醫生不好便找乙醫生;醫生「好」或「不好」,全憑直覺判斷。這種「購物式求診」(doctor shopping),不但浪費資源,驅使醫療服務市場化,更重要是市民健康得不到應有的保障。

該病人今次入院,就是由於患感冒,一星期內看了三個不同的醫生,誤服雙重劑量的藥物,在家中跌倒。不少病人頻頻轉新醫生,卻忘記告訴醫生藥物過敏的病歷,險些送命。全港市民,有多少人已擁有一份齊全的健康及病歷紀錄,並被好好保存?

須先確立標準

香港政府的「基層醫療質素」研究,深入訪問了多位前線醫生,亦參考其他國家的模式,2006年中將公佈結果。香港現在的狀況,類似三十年前的英國。當然,基於歷史文化上的差異,我們未必需要照搬外國的經驗。《創設健康未來》諮詢文件,提倡家庭醫學,旨在令市民得到全面而有延續性的照顧;然而,若基層醫療的醫護人員缺乏恰當培訓,又未建立起團隊及相應的文化,更連質素的標準也未確立,政府倡議市民靠自己、憑直覺,「尋找家庭醫生」,會否有點一廂情願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