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的一代

曾於2007年12月21日刊登於《信報》副刊 陳潔玲醫生

拜讀余宇康醫生「年輕家庭醫生因何『跳船』?」的訪問文章,探討本港缺乏「受訓並符合專科資格」的家庭醫生的深層原因。自1993年香港醫學專科學院(Hong Kong Academy of Medicine, HKAM) 成立以來,只有不足二百位醫生符合HKAM的院士資格(Academy Fellow),成為「家庭醫學專科醫生」。百多位「專科家庭醫生」,怎樣滿足七百多萬人口的需求?余醫生是內科醫學院前院長,亦曾參與家庭醫學的培訓,他對年輕家庭醫生的困難,有深切了解,例如:部分「跳船」的實習生是由於「不開心、不滿意、學不到東西」,被低合格率嚇走,或心灰意冷,才中途變卦,轉軚至內科。

去年在曾特首的第二份施政報告第九十七段,提到需要「加強基層醫療、推動家庭醫生服務」,但吸引不到新血,挽留不到人才,缺乏最寶貴的人力資源,特首的這項施政,恐怕只屬紙上談兵,未能落地生根。

在香港,所有「專科」的醫生就是專科醫生,例如心臟科醫生就是「心臟專科醫生」,並沒有「心臟『非專科』醫生」;但是,「家庭醫學科」情形就大大不同,任何醫生,不論是受訓或未受訓的畢業生,也可以自稱為「家庭醫生」,唯獨不能自稱為「家庭醫學專科醫生」。換句話說,在香港有「專科的」家庭醫生,和「非專科」的家庭醫生,很混亂嗎?是的,而且可以更亂!

專科與非專科

「非專科」家庭醫生可分為沒有額外銜頭的(要強調,其中肯定有仁心仁術的良醫),和已有其他專科銜頭的。有些兒科、婦科或內科的專科醫生,因在社區行醫多年,已成為病人心目中的家庭醫生。

此外,亦有付出了一年的時間,兼修家庭醫學的「文憑醫生」,或中途離隊的 trainee,包括曾受醫管局培訓,經導師逐年核實達標,才可在四年後參加香港及澳洲「家庭╱全科醫學學院院士」(College Fellow)的考試,但因種種原因,沒有完成六年中最後兩年的培訓而成為 Academy Fellow 的專科醫生。

因此,部分「跳船」醫生是有院士銜頭的「非專科」家庭醫生。由此可見,在「非專科」家庭醫生中,不全是未受培訓、未經考核的一群。然而,很多市民對「家庭醫學」所知不多,有沒有銜頭,是否屬專科等等,可能及不上人緣、口碑,甚至診所的位置重要。初出茅蘆的醫生,會喜歡進修這一門不被認識、不受重視的家庭醫學嗎?

從新紮醫生的角度看

其他的專科只要合格過關,所獲取的專科資格,絕不含糊,現在任何專科醫生的收入,也比家庭醫學科好,在政府或醫管局內,固然可以升職加薪,進入私人市場,也大可以賺更多。除了「錢」途,其他專科,如耳鼻喉科、皮膚科、腎科,在市民心目中,乃屬專家,但家庭醫生則何「專」之有?與其花數年青春去受訓和通過一些「殺得太兇」的考試(今年College 試的合格率是 30%),而有幸合格,亦不見得被重視,收入或地位未有增值,倒不如早早出來「打天下」。

尋找上船誘因

常常遇到年輕「有腦」的醫生,雖未忘心中理想,決心服務市民,卻不難看穿,捱過替醫療集團打工的日子,儲夠資金和經驗,自行開業後再進修增加銜頭,對前途更有保障。苦苦追問年輕醫生因何「跳船」前,更應問問,到底有何誘因,要他們「上船」呢?

在英國、澳洲、加拿大等地,College Fellow 已是受到認可的「正牌」家庭醫生,唯獨香港處境奇特,trainee 必須在此院士資格外,再攀過另一門檻,在專科名冊上佔一席位,才算功德圓滿。姑勿論此 Academy Fellow 的門檻是否因保護主義被蓄意提高,此一不跟隨國際標準的額外門檻,對本港缺乏「受訓並合資格」家庭醫生的境況下,具推動作用,還是幫倒忙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