驗身 以「個人」為本

曾於2007年6月29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潔玲醫生

消費者委員會 2006 年收到涉及驗身的投訴共九十四宗,是 2005 年的四倍,遂主動作深入調查。市民提出的投訴,多涉及即時的創傷或不滿,如女士作「乳腺造影檢查」時,胸部被故障的機件夾傷,或化驗所弄錯小數位、出錯報告等技術性問題。

然而,經過消委會檢視市面五十五個驗身計劃──涉及八間私家醫院、九間醫療中心及五間醫務化驗中心,收費由二百多元至近五千元的各類「套餐」後,發現牽涉的問題更深更廣,包括:鼓吹不必要的檢驗,如癌症指數、靜態心電圖(濫驗);只提供低技術、可流水作業的服務,市民付錢後換來印刷精美的「快撈」,數字一大堆,卻不知何去何從(空驗);在非必要的情況下,進行內窺鏡等入侵性檢查(侵驗)。

原來,市民趨之若鶩的優惠驗身,竟是問題多多,如報章所寫:愈驗愈擔心,愈驗愈傷身。「驗身」彷彿成了商人「開拓市場」的代名詞。

「A級」或「E級」?

定期驗身的概念,始自「美國醫學會」:1922 年由 Dr. George M Gould 提議後草擬的一份體檢表格及手冊,在當時並沒有受到廣泛重視;及至 1975 年,Frame & Carlson 重新評估定期驗身以及早發現疾病的準則後,各形各式的體檢建議如雨後春筍,其中以成立於1979 年的「加拿大預防健康護理辦公室」1 (CTFPHC) 最具影響力,並創先把醫學建議分為A至E級,A級屬「極應做」,E 級則「極不應做」,I 級是暫未有足夠證據。許多「港式驗身套餐」的內容,如 CA125,CA 19-9,均屬 D 至 E 級,對身心害多於益。

香港暫時未有官方的驗身指引,翻查文獻,原來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在 1990 年曾舉辦「體檢工作坊」,六十多位普通科醫生參與講座、討論、提出意見,並刊登了一份「驗身建議」2

為你度身訂做一張「清單」

這份十七年前的建議,有部分細節未免過時,須要更新(如對肥胖的定義);然而,建議中的精髓,如應按個人年齡、性別、家族病史、職業、生活習慣等度身訂做體檢清單,仍合時宜。有些建議醫生應趁機「跟跟眼」的地方,可能和你心目中的驗身計劃,有天淵之別。例如對五至十四歲的兒童,應留意家居意外的機會;及至青少年期,有技巧地探討朋輩關係、讀書壓力、軟性毒品、性知識甚至有否受黑社會影響等,皆屬體檢範疇。二十至六十四歲的成年人,在注意心血管疾病風險(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)及癌症篩檢之餘,原來,口腔健康、職業病、工業安全等,也屬體檢。即或大家最關注的癌症篩檢,也須了解你的家庭背景,甚至「羅曼史」(多性伴侶增加子宮頸癌機會)。六十五歲以上的,除了繼續留意慢性病如高血壓,還須關注老年人能否照顧自己,身心是否愉快,能否適應退休生活,有否失去老伴等。

以上所寫的,當然未如CTFPHC般嚴謹,每一項都註明建議級數,其中有些可能未有實證支持,卻隱隱然透發出一份「以人為本」的關切之情,並且極個人化(Individualized)。這些不須拿出針筒抽血便可檢查的項目,在你花錢買「套餐」時,有被關注到嗎?

買個安心 誰保障你?

體檢工作坊的建議亦高瞻遠矚地指出,驗身服務極受消費者態度影響,理由是要驗身的人根本未有病,心態是「買個安心」。在這買賣的過程中,誰可保障你的權益?是驗身企業集團、消費者委員會,還是互相認識而你又信任的家庭醫生?

1. Canadian Task Force on Preventive Health Care http://www.ctfphc.org

2. Bien B, Munro C, Watson D. Recommendations on Health Screening: A Collective Viewpoint. Hong Kong Practitioner 1991; 13(7): 1580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