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T Hart 醫生的故事

曾於2007年9月28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潔玲醫生

本港醫療體系的發展,除了融資方案需要集思廣益之外,質素、組織、管理等制度上的改革,亦是極為值得關注的範疇。

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教授Graham Watt,上周應香港大學醫療及衛生研究網絡(MHRN)及中文大學公共生學院邀請,以「How primary care improves public health - building on the example of Dr Julian Tudor Hart」(JT Hart醫生的貢獻 ── 基層醫護令公眾更健康之竅門)為題作演講,透過亦師亦友一生行醫的點滴,道出英國在基層醫護的發展和契機,也許亦可讓我們參考借鏡。

Hart 醫生今年剛好八十歲,去年才出了新書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Health Care: A Clinical Perspective,半年前又着手設立自己的網頁 1,健康之佳及對生活的熱情,可見一斑。

貧窮人的家庭醫生

1952 年在劍橋大學畢業的 Hart,當了五年家庭醫生後,跟隨 Richard Doll(流行病學之父,發現吸煙引致肺癌)及Archie Cochrane(實證醫學的 Cochrane Library 便是以他命名)學習;然而,他堅持做學術研究的同時,必須有自己的病人,否則閉門造車,未必能造福人群。於是,在1961年,他毅然離開「醫學研究理事會」(MRC),跑到威爾斯的貧窮礦區格林科魯格(Glyncorrwg)做家庭醫生。

從網頁可見,Hart 的日常工作挺忙:診症室外常有人滿之患,或坐或站,「下一位!」之聲,不絕於耳,但他並沒有忘記把家庭醫生的工作和流行病學的研究,結合起來。不旋踵,Glyncorrwg 成為首個被國家確認的研究診所,並為 MRC 作試點,包括多吃鹽會引致高血壓等研究。

The real stuff in the unglamorous slog

Hart 也是首位醫生為每一個病人定期量度血壓,這其中的「每一個」和「定期」,以現代的標準,也未必做得到。他的經典「一半定律」(Rule of Halves),便是描述社區內只有 50% 的人知道自己患高血壓,其中只有50%正接受治療,而其中亦只有 50% 的血壓醫治得宜。

1991 年,Hart發表了二十五年行醫的「成績表」:在他名下病人,「早死率」(Premature mortality)可減少28% 2。換句話說,你若住在Hart醫生的那條村,藉着他實踐全民覆蓋(Coverage)、預防為本(Prevention)、具連續性(Continuity)、建立關係(Personal doctor)、嚴謹存檔(Good record)、臨床稽核(Audit)、團隊合作(Team work),相對於「隔離條村」,你會長命一點、健康一點。

Hart 舉例寫道:「二十五年來,我和這位病人(四十多歲、過胖、有痛風症、高膽固醇)的一切,全在這堆毫不起眼的舊紀錄中,他總共見我三百一十次,即用了我四十一小時的工作時間。這段看來枯燥乏味的漫長旅程中(unglamorous slog),最令人振奮的結局,就是什麼也沒有發生:他沒有中風、沒有患上糖尿病、沒有過早死亡。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貢獻(the real stuff)。」

「船隊」與「基建」

Graham Watt 教授的重點,就是分享英國如何在收費制度、資訊管理、政策配合上,嘗試大規模地引發其他醫生實踐Hart 的成功因素。其中一個概念,名為「船隊比喻」(Ship analogy):社區的家庭醫生多獨立行醫,若要「整隊船」向理想的方向邁進,一些如機場控制塔的資訊和聯繫(Aircraft Control for Primary Care),可促使好的醫療模式蔚然成風,例如現在的社區醫生,大都不會忽視替糖尿病人作併發症檢查,但要達到這效果,須有全民在社區診症過程中的常規數據,並設立相關的組織架構,以作協調、分析、發布及溝通。

融資方案及保險方案之外,質素、組織、管理等「基建」,同樣重要。醫療體制發展的目標,最終都是希望社會上人人都更健康。

1. Julian Tudor Hart −− An Experimental Life: http://www.juliantudorhart.org/

2. Hart JT, Thomas C, Gibbon B, etal, Twenty five years of audited screening in a socially deprived Community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02:1509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