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要上茶樓

曾於2007年6月22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穎欣醫生

六十五歲的李先生,月前發現大便帶血,由普通科門診醫生轉介,外科醫生安排,經大腸內窺鏡及活組織化驗,證實患上直腸癌,建議手術切除腫瘤。由於腫瘤的位置接近肛門,切除腫瘤及部分結直腸後,醫生須閉合肛門,在腹部另造一個排泄孔道,即所謂「造口」(Colostomy)。

李先生堅持不接受手術,甚至拒絕覆診跟進,即使家人軟硬兼施,又勸又鬧,也無法改變他的決定。家人無法理解他的執拗,但見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,都非常着急。

剛巧有一次,李先生感冒求診,憂心忡忡,於是我問:「你看來心事重重,有什麼困擾呢?可否告訴我?講出來可能會覺得舒服些。」

小誤解可延誤治療

李先生把患上癌症和須接受手術的情況道出,但當提及「造口」手術時,面露尷尬,欲言又止。見他神色有異,遂問:「你一直不想接受手術,是不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呢?」李先生見我願意聆聽,便把鬱在心裏的焦慮和恐懼,一一傾訴:「醫生,我不怕死,亦不是怕做手術,我只是擔心手術後的『造口』,到時要整天掛『大便袋』……如果去茶樓飲茶,街坊朋友都嗅到我身上的異味,那時我豈不是哪裏也不能去,只能呆在家裏,生活還有什麼樂趣?」

聽到李先生的「苦衷」後,我問他可知道護理造口等細節時,才發現原來他只知道要做手術,其他一概都不清楚。也難怪,李先生得悉患了腸癌,已經什麼也聽不進去,當然也沒有見過經驗豐富的造口專科護士。其實接受了造口手術,只是排泄方式跟以前不同(貼上造口容袋來收集排泄物),若能適當護理,病者的外表、生活社交等,跟其他人並沒有分別。

聽過解釋,李先生答應會回到專科門診,重新了解手術及造口護理的詳情。許多時,病人的一些想法或信念,會影響診症的準確性,甚至治療的效果。像李先生,一個小小的誤解,已足以延誤治療,影響康復的機會。了解病人的想法,不單有助溝通,糾正誤解,更可增加診症的效率及治療的成效。

「質性研究」(Qualitative Study),是以科學的方法,嘗試了解不能單憑數據探求真相的範疇,如病人的想法(Idea)、關注(Concern)、期望(Expectation)等,因此,在家庭醫學、基層醫療或護士等專科,「質性研究」較受重視。一項 2000 年在加拿大的研究指出,腸癌病人除了希望能夠從外科醫生尋求斷症、開刀等幫助,亦期望自己的家庭醫生,能深入詳細地解釋資訊(Fill in gaps in understanding)1。對剛被「宣判」患癌的病者或家人來說,這些資訊可能太深奧,又可能一時之間消化不來。此外,研究中的腸癌病人,尤感需要家庭醫生「伴我同行」的支持,並協助統籌不同單位的護理。萬一病情有變(如癌病復發),更須要在新一輪的抗癌路上,有家庭醫生對各項療法的利弊加以分析、提供意見、分擔憂慮。

電子病歷助診治

加拿大是實行家庭醫生制度的國家,以上所寫的,是西方病人的期望,香港的病人呢?

前數天,有另一位於數年前切除了初期腫瘤的腸癌病人,希望我能夠使用電子病歷,替他查看剛在醫管局外科門診抽血化驗「癌症胚胎抗原」(Carcinoembryonic Antigen,即 CEA,是用作癌病治療後的常規追蹤檢查,可惜在香港常被濫用作「驗身」工具!)的結果,好使他和家人不用等待下次覆診。不消一分鐘,報告已顯現在眼前的電腦熒幕。看見他和妻子放下心頭大石的樣子,恍如中了「六合彩」,不禁深深感動,亦多謝「電子病歷共享計劃」的幕後功臣。在香港,要為市民建立貫徹的「一條龍」服務,實在仍需政府的決心,及各單位的共同努力!

1 Sabay TB, Gaary RE, Fitch M. A Qualitative Study of Patient Perspectives on Colorectal Cancer, Cancer Practice 2000; 8(1): 38–4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