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民的七個願望

曾於2007年7月27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趙安慈醫生

前輩區聞海醫生,以「醫改難過取西經」為文,指出智經研究中心的醫療發展和融資報告,似乎未能為一拖再拖的醫療改革引起各界共鳴,因而感慨良多。立法會議員的負面反應(批評為變相改變公共醫療政策)及媒體的評論(即或支持報告的大方向,亦順便踩一踩公營醫療,念念不忘其霸道及浪費),令他感到醫改前路漫漫,就像唐僧取西經,路途又熱、心魔又多。

撇開融資,智經的改革方向和理念,重點在改變病人的行為及發展基層醫療;然而,市民一向的求醫行為,建基於什麼需要?退一百萬步看,香港人在多年「醫院文化洗禮」下,對基層醫療又有什麼要求及認識?

若要發展基層醫療,當然要打造一個優質的才是,但市民怎分辨質素的優劣?哪些才屬基層醫療應有的品質(Attributes),有被探討過嗎?病人的意願(Patient preferences),有被深入研究、被周詳考慮嗎?

跨地跨國 七項特徵

2006 年,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發表了一篇「地圖」報告,尋索了自有記載以來,千多份關於病人對基層醫療期望的文章,加以歸納及分析,嘗試把各國人民的期望,像地圖般描繪出來 1。這些跨地域、跨種族、跨國界的資料,包括了澳洲、丹麥、愛爾蘭、沙地阿拉伯、以色列、北歐等地,結論是基層醫療,應具備以下七項特徵:

1. 方便的服務(Access就診位置就近住處或工作地方,不需長時間輪候,全天候服務,包括晚上、周末及假期,可選擇自己的醫生;

2. 醫療的技術(Technical care基層醫生需合專業水平,具醫學知識、臨床經驗,判症準確;

3. 對病人關懷(Interpersonal care)尊重病人,有耐性,態度友善,善於溝通,清楚解釋病情;

4. 以病人為本(Patient-centredness)病人不只被視為一個「病」,是有感覺、有家人、有朋輩、有工作、有靈性的「人」;會診時,醫生會耐心聆聽;醫治時,會尊重病人自主自決,視病人為「治療夥伴」;醫生既「仁術」,也「仁心」;

5. 連續的照顧(Continuity)整全的醫療紀錄、貫徹的治療方案、能夠跟隨信任的醫生;

6. 良好的結果(Outcomes)能提高健康水平、生活質素、滿足感;

7. 環境及其他(Hotel aspects)如寬敞舒適的候診室,交通方便等。

沒有免費午餐

以上所列的病人期望,有西方的文化、經濟及政治背景,未必每一項都是香港人會一致認同、要求或重視的。本土的真正需要,有待研究;以上七項特徵,有哪些是我們已做得不錯、哪些最需要改善、哪些最迫切、哪些最花錢卻值得投放資源,我們清楚嗎?然而,建立優質基層醫療,除了政府責無旁貸,市民亦要知道,以上每一項「品質」,都不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「免費午餐」。

政府實在應深入地探討民情:若不摸清市民的期望,又怎能說服大眾,拿出真金白銀,來建立一個看不見、摸不的「遠景」?做生意,講求市場調查,同樣地,政府有意發展基層醫療,是正確的大方向。在規劃建立基層醫療的硬件(提供服務單位的類型、規模、數目、設備)及軟件(人才、培訓、制度、監察)之際,政府可作更多深入的研究,找出資料數據,明白用家(市民)的要求,一起計算大家(包括政府)願意付的代價,共同承擔。

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,套用區醫生的話,前面縱有「綠洲」,還需有人肯踏出第一步。

1. Sudeh CS, Bowen P, Mead N et al. What are the key attributes of primary care for patients?Building a conceptual 'map' of patient preferences. Health Expectations 2006; 9: 275-28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