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震不見了

曾於2007年11月23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韋銘醫生

陳先生二十歲,經常在吃午餐時作嘔而不能進食。問病歷後,不像腸胃問題,也不像耳水不平衡,我便考慮情緒問題。一問之下,原來他在與陌生的同事或上司吃午飯時,才會作嘔;與家人或好友吃晚餐時,則沒有那種作悶的感覺。

他說:「我害怕得要緊,因為萬一我在眾人面前,忍不住嘔吐起來,便尷尬死了。」

「你可否想一想,是在何時開始有這種『選擇性』作嘔的現象呢?」

想了一會,原來大約一年前,陳先生與朋友吃晚飯,喝了點酒,突然嘔吐大作,被朋友看到如此「瘀」的一面,令他感到很尷尬。自此,他經常避開與同事吃飯。有一次,腸胃炎引至肚瀉,但當天公司有重要事,不能告病假,只好硬着頭皮搭火車上班。在火車上,他感到其他人都知道他有想去大便的感覺,而不斷的注視他,令他感到很不安、很羞恥、很害怕。這種被人注視的感覺,揮之不去,之後他每天在火車上,常感到周邊的人在望着他。他知道這樣的想法不大合理,但卻無法改變,感到非常困擾。不同的症狀接踵而來,包括在午餐飲水時,因手震而需用雙手拿杯,快快喝一小口後,便要急急把杯子放下。

惡性思想 惡性循環

年輕的陳先生所患的,是「社交焦慮症」(Social Anxiety Disorder)。社交焦慮症的病者,時常擔心自己在社交場合出現失儀的行為,會被別人留意到,又誤以為別人會排斥自己不能接受的行為,而失去自我的價值或地位,不能完成個人重要的目標。這些思想牢不可破,惡性循環令他們不願參與社交。他們最重要的惡性思想是,「每一個人都看得出我是緊張的」。當患者感到焦慮時,身體緊張的症狀會同時出現,例如面紅、流汗、腦袋一片空白。病者會盡極大的努力去隱藏病徵,令其他人察覺不到,但又會經常留意自己的表現,久而久之,便事事逃避,只作一些「安全行為」,例如:延遲發問、細聲說話、覆核自己之前說話的內容等。

研究顯示,社交焦慮症也頗普遍,終生發病率約10%。平均在十三歲後發病,很多病者一生都沒有接受治療。社交焦慮症可增加自殺、酗酒、濫用藥物、憂鬱症和其他焦慮症出現的機會。

及早發現,及早治療

由於社交焦慮症患者在大約十多歲後便可能出現,作為家長,如何能夠提高警覺呢?,蛛絲馬迹包括:少有眼神接觸、過於文靜、不願回答問題等。及早發現,才可及早治療,從而減少學業、工作、家庭、朋輩關係和情緒的負面影響。

在治療方面,可用藥物治療,如新一代血清素調節劑;非藥物治療,包括「認知行為治療」 (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, CBT)。由於病者會多留意自己的表現,而不會評估別人,最終視自己為「社交物件」,用行為療法可幫助患者克服焦慮,令他們明白,即使在社交場所表現不如理想,也沒有什麼大不了。

最近,世界著名的精神科教授 Professor David M. Clark (King’s College London) 在香港主持社交焦慮症的 CBT 工作坊,他在攝錄機的協助下,令有「自己感到有手震」的病者了解病因。事實上,病者和一般人一樣,拿起水杯時,其實並沒有真的手震。在「行為實驗」(Behavioral experiment) 中,病者當眾與教授一起拿起水杯,當看到自己是正常的,原來根本沒有先前所想像的手震問題,不禁歡喜若狂,當場致電告訴妻子:「我的病醫好了!」這種利用攝錄機的療法,是讓社交焦慮症患者,親眼看見自己的表現,別再只管在腦袋空轉圈。

1. Rapee RM, Hayman K. The effects of video feedback on the self-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in socially anxious subjects.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. 1996 Apr;34(4):315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