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療、紓緩、安慰

曾於2007年8月31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顏寶倫醫生

記得在初進醫學院時,聽見過一句話:《To cure sometimes; to relief often; to comfort always.》(筆者譯為「有時治癒,經常紓緩,總要安慰」),這句話簡單地總結行醫者可以替病者做到工作。那時候只感到那是一句頗易記,又有點深度的諺語;多年後,人生的閱歷漸多、行醫的經驗稍增,卻又經常回想起這句話,方能更清楚了解其真義。

有時治癒

外科醫生「手起刀落」,做手術把身體上患病之處,或切除、或重修、或更換,立時治癒病症,真令病者感激萬分。各種新穎的外科技術,發展神速,尤其是「微創」技術的運用,實為病患者佳音。能為病者治癒惡疾,其中的滿足感,相信是不少外科同業在應付忙碌的日常工作之餘,仍努力不懈去進修技術的原動力。

藥到病除,是患病時的最理想清況。一些急性的感染病症,例如膀胱炎,患者在小便時承受着如火燒般灼熱的劇痛,抗生素可以令病情快速好轉,完全根治。能把疾病完全治癒,相信是醫者與患者最大的共同冀望。

經常紓緩

現今醫學雖然進步,但臨床上卻愈來愈多慢性疾病,並沒有簡單的「治癒」方法。像糖尿病,現階段的醫學仍只能控制病情,預防併發症,或紓緩各樣隨之而來的問題。根本的病因,即體內的胰島素的缺乏與失調,未有根治之方。

很多因勞損而引發退化的痛症,如膝關節的退化、因椎間盤老化而引起的腰背痛,往往是長期而不能治癒的。對大部分患者來說,以外科手術去根治並不恰當,唯有服用止痛藥物,並使用各種物理治療,來紓緩痛症,以避免失去活動能力,並預防跌倒。

因此,紓緩性的治療是必須的,以防止進一步的 「功能受限」(Functional impairment),或可能的殘疾(Disability)及障礙(Handicap)。可幸的是,現代醫學的紓緩治療,發展完善,以維持病者的生活質素。

總要安慰

在講求科學證據的今天,治療方法的成效,通常以量化方式去量度、計算,才能夠作出比較、評估。不過,「安慰」,又如何量度呢?

就以流行性感冒為例,它可說是個「不治之症」,沒有直接的治癒方法,用作紓緩的傷風感冒藥,也不見得特別有效。當病者在發高熱,遍身肌肉疼痛,苦不堪言時,醫者的一句真摯慰問,叮囑其多喝水、多休息,病情自然快點好轉……這常叫病者心存暖意,暗暗感激。

就像陳伯,年屆90,患上「肺氣腫」,經年由家庭醫生跟進;後來發現痰中出血,被診斷患上肺癌。轉介到腫瘤科後,陳伯跟家人都決定不作進一步治療,順其自然。及後繼續由家庭醫生跟進,醫生依舊處方氣管噴霧劑、止痛藥、止血藥等紓緩其身體不適。陳伯跟醫生談及其無怨無悔的一生、對生死的看法、並感謝醫生多年來的關心與照顧。醫生默默的聆聽,感到自己像無能為力,唯有在送別時囑咐他「多多保重」,期望可帶給他一絲安慰。

月後陳伯的妻子來找醫生,告之陳伯已在周前平安離世了;看見婆婆似很平靜,但卻體會到老年喪偶的錐心之痛……,唯有又是一句「保重身體」,希望能給傷痛者一點慰藉。

即使沒有治癒、沒有紓緩時,安慰也是總要可以做到的。

現今流行的「臨床稽核」(Clinical Audit),其中有謂「必要做的條件」(Must Do Criteria),是指在診症時不能不做的事情。想來,「給病者帶來安慰」,無論各專科,也定屬其中之一項「必要做的條件」。

但願患者與醫者,皆可於萍水相逢中,彼此找到一絲安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