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賴尿」有得醫

曾於2007年6月1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許思瑩醫生

  王先生和太太帶着女兒到診所。王太太一開口便問:「醫生,小慧已經五歲半了,每晚睡覺仍會『賴尿』,是否不正常?我們都不知要繼續給她『上片』呢?還是由得她弄濕床鋪……」王先生接着說:「親戚朋友說,小朋友三歲多已經不用『上片』,你有方法幫幫我們嗎?」

  香港家居環境狹窄,要天天清洗床單,家長怎會不感到無助,甚至生氣呢?有時氣上心頭,會不知不覺間採取了處罰或羞辱的方法。小朋友被責備,同樣會感到無助,甚至自卑,繼而產生行為問題,如精神不集中、對社交活動退縮等。因此,王先生夫婦願意正視問題,找醫生談談,可避免把問題深化。

夜遺尿病因

夜遺尿(Nocturnal Enuresis)是指夜晚睡覺時,不自覺地尿床,可分為原發性(Primary)和繼發性(Secondary)。

  「原發性夜遺尿」是指過了五歲後仍持續尿床,之前從未成功地整夜不「賴尿」,原因包括:遺傳因素,腦部控制泌尿的系統遲熟,或睡覺時分泌的「制尿素」(Anti-diuretic hormone)不足夠。「繼發性夜遺尿」是指小朋友曾經成功地超過半年徹夜不「賴尿」,但後來因為其他病因,如尿道炎、藥物的副作用等而「開倒車」,亦可以是心理因素,如情緒問題、學校壓力及家庭變遷等等。   小慧的身體很健康,在家中和幼稚園都開心愉快。從她在診所內蹦蹦跳跳的行為,天真爛漫的笑容,父母對她的態度,都不像是有家庭或情緒問題。她的情況,應屬「原發性夜遺尿」。

  「醫生,呢種病有冇得醫,要食咩藥先會快啲好?」

  在 2005 年,一項綜合了世界各地三千多名夜遺尿兒童的報告指出,現在採用的藥物,包括 Desmopressin / DDAVP(一種抗利尿激素,令夜尿減少)和 Tricyclics /Imipramine(三環抗抑鬱藥),雖然初時見效較快,但藥一停便故態復萌,而且副作用多。相對來說,雖然在初段時期要花多點心機,「行為治療」(Behavioral Therapy)的長遠效果,比藥物顯著好。1

行為治療

  何謂「行為治療」?古羅馬有一位叫 Pliny 的長老,曾把腐爛的蜘蛛放在酒杯,替人醫治酗酒,可算是最早期的行為治療──「嫌惡治療法」(aversion therapy)。1914年,巴夫洛夫(Ivan Pavlov)有一個家傳戶曉的實驗:狗兒在多次聽到鈴聲便有食物後,往後只要有鈴聲,即或沒有食物,狗兒也會照樣分泌唾液。「制約反射學說」(Conditioned reflexes),便是臨床上「行為治療」的基礎理論。

感應尿濕警鐘

  針對夜遺尿的行為治療,是在內褲外裝置「感應尿濕警鐘」(Bed-wetting alarm device)。那是一塊電路板,遇濕便會大響,以喚醒小朋友去小便,這方法已被證實為最有效。若能加上其他方法,如用star chart(晚上尿濕床的情況減少,便貼一粒星在圖表上以示獎勵)、不責罰(Avoiding penalties)、Dry bed training(睡覺後,在半夜定時叫醒起床,到洗手間小便,若尿濕床,便要自己換床單)、Overlearning(連續十四天不「賴尿」後,刻意在睡前給小朋友飲多一點水,再試十四天尿濕警鐘,以增加自控能力),復發機會更微。家長還可以用一本日記簿,記錄尿床的時間和次數,了解進度。

  可以想像,使用行為治療,主要是靠父母在家中幫助小朋友,必須要有很大的決心和意志,堅定地持之以恆。

  家庭醫生必須在事前解釋清楚詳盡,讓家長有適當的心理準備,並在整個過程中,為家長及小朋友打氣,才不致半途而廢。

行為治療是一門漸被重視的臨床治療方法。試想想,要健康點,你所需要的,是減肥藥、戒煙貼、安眠藥,還是「行為」上的改變?

1 Alarm interventions for nocturnal enuresis in children.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05, Issue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