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焦慮

曾於2008年3月28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韋鉻醫生

陳先生,三十八歲,已婚,地盤工人。他已經有半年沒有開工,原因是他相信自己患有重病。大半年前他開始感到頭暈和右面額麻痹,看過了很多醫生,做了很多重複的身體檢查,包括多次電腦掃描,都找不到任何異常。他差不多用了所有的積蓄來看病,一星期來看我四次,每次也都會問我十次以上: 「醫生,我是不是患了癌症?」 多位醫生對他重複地 「一再保證」 ,告訴他身體沒事,都無法紓解他對身體的擔憂及自覺的不幸。他對醫生未能找出他的病因,產生強烈的挫折及憤怒感。

甚麼是「疑病症」?

他其實是患有「健康焦慮」或「疑病症」 。根據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 ( DSM-IV ) ,「疑病症」 (Hypochrondriasis) 的定義是對自己身體病徵或症狀的錯誤解釋,而專注於害怕罹患嚴重疾病的想法。這疑慮甚至在徹底的醫療評估保證後仍然持續,為期至少六個月以上,及影響到日常社交活動及工作。

健康焦慮的重點是病者對身體的過分警戒。患者對身體的感觀異常敏感,並不自覺地將自以為不正常的感觀跟嚴重的疾病相連起來,甚至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。以陳先生為例,他便把其頭暈跟癌症扯上關係。患者對疾病的不正確信念,令他誤解身體的感覺、病徵的含義,以及醫生的解釋,從而重複要求一再保證。 「一再保證」只能很短暫地紓緩其焦慮,但當身體的症狀再次激發起其疑病的信念時,上述的循環便馬上重新出現。加上做了許多不必要的檢查和轉診,最後只會加深了患者的焦慮。

「疑病症」屬於「軀體化障礙」的其中一種。患者的一個常見共通點,便是反覆地以不同形式表達軀體的問題,並且對健康異常地焦慮,卻不能察覺到其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。其實身體和心理是一對不能分離的孖公仔,簡單地來個比喻,病者像一枝牙膏,如果擠牙膏時蓋子沒有打開,牙膏便會從末端擠出來;正如病者沒法循正常途徑去表達他們的情感,情緒便會從身體的症狀宣洩出來了。

「疑病症」可以對個人、家庭、社會帶來重大的損害。家庭醫生在處理「疑病症」具重要的角色,能了解健康焦慮病者的痛苦,知道他們雖然沒有患上其擔憂的嚴重疾病,卻絕對不是無病呻吟 (Worried well) ,而是負傷而行 (Walking wounded) 的真正病者。

「疑病症」的治療方法

治療方法包括「支持性」的心理治療、壓力處理方法,並幫助病人認識應付慢性病的技巧,鼓勵病人多作社交接觸。認知行為心理治療 (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) 是有效的療法。主要的方法是「反應預防」 (Response prevention):要病者漸漸學習到不要每當出現病徵時便立即要尋找 「一再保證」 ,並透過幫助病者用另一角度再構造信念,讓病者了解其真正的問題是什麼。利用行為實驗 (Behavioural experiment) 去了解無害的症狀,例如在診症時跟病者一起急促地呼吸,以示範緊張時呼吸過急,出現換氣過度的清況,便導致暈眩及手足麻痹的正常生理反應,令病者理解到他的症狀跟他所畏懼的病並無關係。還有,要使病者理解到選擇性地專注身體的症狀,才是引起問題的主要原因。

家庭醫生在處理疑病症時,需要和病者建立一個合作的關係。以同理心的角度,去了解病者怎會得到他現在所相信有關疾病的信念。例如過去曾患上嚴重疾病,或家人得病的過去經驗。鼓勵病者列舉所有可能引致病症的原因,並給予可信的比率,然後用餅形統計圖來做百分比,再看各項的比率。用這方法令病者看到病症是可能有其他原因時,焦慮可能會大大減少。

醫生並不鼓勵病者以「購物式求醫」的方法求醫。給病者定期覆診及作適當的臨牀檢查,使病者感覺醫生沒有放棄他,並認真處理他的病情。 「疑病症」 雖然很可能不能被根治,但控制病者的健康焦慮,改善其生活質素,保障其日常社交活動及工作能力,便是治療的實際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