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付中風

曾於2007年5月25日刊登於第八期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選豪醫生

身體中風,俗稱「爆血管」,是繼心臟病及癌症之後的第三大殺手。每日香港有九人死於中風,每年中風人數達三萬人。家中有人中風、對病者及家人都構成嚴重問題。

中風原因基本可分為腦栓塞和爆血管,﹝故中風不單由爆血管引致。﹞原因有異,但後果相若。對中風的認知和瞭解所引申的併發問題,有助大家處理中風,和病者共度時艱。

事實篇

親人中風了,他/她會有甚麼改變發生呢?

中風初期,因應中風的部位和嚴重性有不同的症狀和身心障礙。嚴重的中風,病者往往昏迷不醒需要深切治療。這段時間,醫護團隊會專心檢測,例如量度維生指數,監測腦水腫、腦內壓等等。高危期過後,病者和家人需作好心理準備,了解中風後康復期間的身心障礙。

一、 意識障礙:認知能力改變,或意識不清,或終日嗜睡,注意力差。通常意識神志喪失越久,全面復元的機會越少。

二、 功能障礙:最主要的呼吸無力和吞嚥無力,直接影響生命功能。在功能恢復前,會靠胃喉進食和靜脈注射,保持養份及能量。其他如四肢無力,言語困難,痙攣都可以成為後遺症,復原過程需要醫護人員和病者家屬耐心合作,支援病者,接受功能重新學習的事實。其他大腦功能如視力、記性力喪失、穿衣困難、大小便失禁,都須要病者及家人重新適應。

三、 長期的併發症:包括肺炎、尿道炎、冰凍肩、褥瘡,人格﹝性情﹞改變都可由中風直接間接的導致,家人的諒解支持,至為重要。

實務篇

親人中風了,我可以如何幫忙呢?

中風令病者本身身體機能受損,因為康復期長,問題往往需要多方面應付。個人方面,病者工作能力或需要重新評估,原本的家中,社會功能角色都色都得重新安排。公司方面安排病假、保險事宜、申請援助、銀行戶口特別安排,醫院社工可以提供意見。病者家庭方面,角色轉變,由負責者變為受照顧者,家庭內其他成員責任重新分配,照顧病者,家居設備,日常用品都可能作出配套。﹝職業治療師是這方面的專家。﹞日後更要和日間中心、社康姑娘互相恊調,得到專業支援。家人的情緒往往接受不到事實而大受打擊,小孩的學校表現或會受影響,家長可和老師溝通,監察異常行為。任何人情緒受壓,都可找社工或家庭醫生、安排輔導。

預防篇

親屬中風了,我也有可能嗎?

中風雖然事發突然,但發病前往往有些先兆預警。最主要的是動脈血管問題。而高危因素包括:

一、 年齡。年齡和中風病發成正比,而歲月催人,時間巨輪不會停留,這是一個提醒人們的警号,健康本是必然,坐言起行,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體能,方為上策。

二、 血壓高。不少病者輕視長期服藥的重要性,以為沒甚麼病徵,為何要長年累月的每天服藥?要知道正常化血壓可減低中風機會一半;再者,中了風後;即便倍加藥物,願意服藥,亦不能扭轉中風所造成的永久破壞。

三、 曾患「短暫性腦缺血」的病人,這類病者有如小中風,但視覺和語言的障礙在二十四小時完全消失。病者每年有百分之七的嚴重血管病年發率﹝如中風、心臟病﹞。

四、 風濕性心臟病患者,服用薄血丸者、心臟哀竭等等,都是高危一族。

五、 高胆固醇、高脂血、糖尿、血濃度高,中風機會越大。

六、 吸煙者。血管受尼古丁剌激、容易發炎、血小板功能亦受影響。

七、 服用避孕丸者。

八、 家族遺傳、尤以糖尿及血脂代謝問題最為重要。家中如有成員年輕得病,其他成員需作預防檢驗,控制這些因素。這些資訊和應付方法,可和你的家庭醫生商量,作好應變,預防中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