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教我們做父母?

曾於2007年9月14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許思瑩及陳潔玲醫生

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部首席醫生梁士莉曾接受訪問,提到 2002 年開始引入香港的 3P 親子「正」策課程,給市民灌輸一套有科學根據的「專業教仔知識」,可說是政府在基層醫護服務上的德政。

3P 的全名是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,又名Triple P (http://www.triple.net/),由澳洲昆士蘭大學以 Matthew R. Sanders 為首的臨床心理學家,把他們對教育子女的理念,加上二十多年的觀察研究,融匯而成一套教材和策略,已在澳洲、紐西蘭、英國、德國、瑞士、加拿大、美國、新加坡及香港推廣,預防因「教不善」而引致的行為、情緒及發展問題,以減少各國的「問題兒童」、「問題少年」,以至「問題成年」。

兒童的行為問題,可以由很小開始:「扭計」、揀飲擇食、發脾氣……大一點的,便在超級市場「典地」、「扭買嘢」、不願自行進食、不做功課、缺乏自理能力;再往後想,這批少年人不單會讀書不成,自己不開心兼成為家人的負累,令父母感到一敗塗地;他們更容易成為社會上的麻煩分子:打鬥、偷竊、吸毒……。

兒童行為成因

每一個呱呱墮地的嬰兒,都像天使般可愛,是什麼令他/她們變得可怕?兒童的行為成因包括:遺傳因素、管教方式、朋輩影響、家庭狀況及社會環境等。與生俱來,人人都各有不同脾性,有些溫和文靜,有些活潑好動,有些則暴躁反叛。父母有時也會鬧情緒和發脾氣,當父母感到憤怒和暴躁時,便不能埋智地運用有效的方法;若夫婦感情出現問題,常在家中爭執,情況更不妙。此外,同學、朋友、傳媒、電子遊戲,也會令兒童學到不良行為。

在香港,父母多要全職工作,子女要靠傭人、祖父母幫忙照顧,但培育子女,始終要親力親為,付出時間、愛心和耐性;然而,有時付出了心力,卻不能「修成正果」,又是什麼原因呢?現代父母的矛盾是:太嚴,怕傷害親子關係及子女的自尊;太鬆,又怕子女頑皮和放肆。衛生署已有超過六千位家長在各區母嬰健康院免費修畢3P課程,不知這批家長學曉了什麼秘方?

芝麻咁大粒

3P 的精髓,在於 Positive (正面);中國俗語云:「愈窮愈見鬼」,西方諺語則說 “Success breeds success” (成功的經驗引發不斷的成功)。有前輩曾說,孩子有不順眼的地方,先不要動氣;但有良好表現,即或「芝麻咁大粒」,便要立時三刻「讚!讚!讚!」此舉是要「種大」好的行為。

那不好的行為呢?少不免要多花點心思。3P 建議的「合理懲罰」包括:

刻意忽視 (Planned Ignoring)─ 堅決地叫孩子停止不當行為,否則不理睬他;

合理後果 (Logical Consequence)─ 如拿走引起問題的玩具;

冷靜時段 (Quiet Time)─ 把孩子從發生問題的活動帶走,安靜地坐一段時間;

隔離時段 (Time out)─ 隔離到安全但沒趣的地方。

此外,原來小朋友也喜歡「把話說在前頭」。在家中或出外要遵守的規則,須事先訂明,並切實執行。運用這些「正面」的方法,比打罵更有效。一家人都習慣了冷靜地處理大小事情,孩子便漸漸學會控制自我的行為。

另一成功的關鍵,是確保其他照顧孩子的人:親人也好,傭人也好,大家務必一致。

說到「一致」,3P 的核心概念,是主張「全面、滲透、全民」(Comprehensive, Multilevel, Population-based),涵蓋由初生嬰孩至十六歲青少年的管教,並促使傳媒、家庭醫生、基層醫護、學校、工作場所、宗教團體,以至政府制度,都分別對父母作適切的支持。1

現在,衞生署為二至五歲小孩家長提供的四堂短期課程,以及跟香港電台製作的節目《父母學堂》2 是個好開始。

若能加上社區家庭醫生長久的跟進,及其他單位一致的配合,「正」策才不致流於「斬件」、「局部」、「片面」,亦才有望為社會帶來更深遠的改變。

1 www.auseinet.com/journal/vol2iss3/sanders.pdf

2 http://www.rthk.org.hk/rthk/tv/parentshearts2006/20061105.html#programinf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