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定思痛

曾於2007年9月7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選豪醫生

有經驗的醫護人員大多會同意,很多病人不怕手術,不怕死,手術殘疾或可預見,化療也可勇敢面對,但提到痛楚,卻令壯漢猶豫,小孩失控。痛,是人生苦命的一大主因。 

林先生是鋁板工人,七個月前工作時鋁板翻壓,他以右手拇指承托,登時嚴重受創,背部受力令他肌骼拉傷,無法復工。這半年出入骨科、跌打,以及物理治療俱療效不彰,勞保處理更是身心磨耗。

「醫生,我其實很想復工,公司說我一定要完全康復,方可判傷;可是我真是擔心,這手指是廢了,背脊又痛,有時整個右半身都痛,真是生不如死。早知,那天我不應冒雨加班……」林先生恐怕患處再度受損,減少了平日負重和購物外出,終日躲在家中,自怨自艾。

痛的解說

近代痛症研究一日千里。上世紀六十年代梅瑟(Melzack, 1968-)提出門閘控制論(Gate Control Theory),以中樞神經脊髓帶為感應痛楚的主件,接收外界刺激,於脊髓帶層中過濾、反射,神經受體調控,再加上大腦認知系統,因過去經歷而作出「痛苦」反應。

盧沙(Loeser)其後進一步把「痛感」概念引伸,分為五段層次:由「痛感」(Nociception)起,至「痛楚」(Pain)經驗,有「痛苦」(Suffering)感受,而以「痛苦」行為表達和周遭社會環境作出互動。國際痛症研究學會(IASP)把「痛」定義為「痛為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經驗,相關於真實或可能的(生物)組織破壞,或以此種方式形容。」(www. IASP-pain.org)

「痛」在這基礎上,再不單指火燒手指、拳打腳踢的物理現象;筆者認為,「痛」已是以過去未來為經,以病人為中心,以家庭社會為緯的四維互動的複雜生命現象。

過去把長期痛症患者定為心理作用,病人總得不到公司、家人和醫護人員的體諒和理解。最近的痛症及神經科學的研究,加深了醫學界對慢性痛症的認識。其中以「調校」(Modulation)和長期刺激(Sensitization)為主要概念,再分為周邊和中樞刺激病變,確立了慢性(病態)痛症的生理基礎。

研究指出,當神經系統受到長期刺激,脊髓神經元將發生組織及生理的變化。神經元細胞或死亡或更生,細胞膜結構改變(如納離子通道、AMPA、GABA受體),細胞內中介物質異常(如P物質、甘氨酸、氧化氮分子產生等等);最後引起強化現象(Plasticity)。至此,病者會有超痛(Hyperalgia)和異痛(Allodynia,輕撫已引致劇痛),這可不是裝模作樣,完全有生理依據。

這些基本科研結果支援了其他社會科學的痛症研究,英美的痛症指引(www. nice.org,uk)肯定生理及心理的相互因素。慢性痛症的形成,又以痛症前的心理因素,如抑鬱、長期厭惡工作;社會因素如勞工保險、病後賠償等等都是由短痛轉長痛的指標。痛症發生後的「害怕痛苦」而引起的逃避行為,深信痛會引致殘廢,希望得到(他人)治療(被動心態)都是已知的黃旗訊號,病者屬高危一族。

痛的解脫

理想的痛症治療由團隊多方專長綜合治療,包括物理和職業治療、骨科、痛症和神經科及心理輔導會診。現實中,長期患者往往尋求另類療法,反映主流治療的不足。

家庭醫生在處理林先生的個案時,會了解病者和家人的擔憂和認知謬誤。提供病症的資訊和檢查的利弊,避免無必要的輻射和消費。和病人協商,令病者對病情負責,設定治療方案,包括有規律的運動、物理治療,認知行為輔導,藥物如鎮痛劑、三環抗抑鬱藥都有其功效。

此外,覆診時更要留意紅旗訊號(如發燒、體重下降)等,提供適當轉介。

根據統計顯示,痛症病者離開工作愈久,無法重回工作的機會愈大。長痛不如短痛,積極面對,可避免問題惡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