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之怒

曾於2007年11月16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選豪醫生

醫學院五年級導修課上,嬌小的張同學請進了病人林先生。林先生四十來歲,衣著整齊,肩上帶着工具袋,打算導俢課後,便去替同區老人更換窗枝。林先生緩緩坐下,態度祥和,慢慢的說:「你們想知道些甚麼呢?」張同學介紹了自己,並多謝林先生同意病史查問。「林先生,你可談談你的問題?」「我的頭很痛,痛得很,可以痛到入眼窩,很熱,整個人很不舒服……。」「那你有看過醫生嗎?」「我遍訪各大醫院,有醫生說是偏頭痛,腦神經外科也看了兩位,精神科、內外科都幫不到我。」「那你什麼時候開始頭痛的呢?」

頭痛求診,換來不快經驗

林先生向這組社會精英細說往事。「七年前我太太突然失踨,變賣所有資產,遺下三名女兒,一天之內財產和家庭都化為烏有,我失眠了三個星期。從那時起,我的頭開始痛,身體百般不適。最近我連味覺也沒有了,我喝一杯水,就只覺得清甜。」「你經歷了這許多,你有想過自殺嗎?」「有,但想到女兒,跳不了下去。」「你有幻聽幻覺沒有?」「沒有,只是我的病,醫生說斷症手冊上是沒有的,說我沒有病。」「但,林先生,你的頭痛形容可不像偏頭痛呀。」「是啊,我的偏頭痛和書本上的不同。」「你有用藥嗎?」林先生說了藥名,仔細的李同學查看,是一種偏頭痛的特效葯,320元六粒。林先生是綜緩人士,這藥如何負擔得起?「那頭痛時你怎麼辦?」「我休息,或作其他甚麼,洗衣服,清潔,熬過數小時,會慢慢消退。」「你上次頭痛是多久了?」「上次是9月初吧,我在欽州街上電工堂,頭很痛,痛到眼窩裏去,很乾,我早退往附近的急症室。姑娘看我的樣子痛苦,還給了第二籌呢。」「那後來呢?」「我等了兩小時,急症室內的姑娘說我只是頭痛,死不了,11時左右,我痛得很,眼前一片黑暗,我舉手大叫說我看不到東西。那時護士知道事態嚴重,把我推入診症房。」眾同學們等着林先生說下去。

林先生有條有理的,像說着他人的遭遇。「也不知道多少人嘗試給我度眼壓,我告訴他們我的頭很痛,眼很乾,很熱,他們總量不到眼壓,又用試紙測試淚水。我的眼已很乾涸,當然測不到甚麼。」「最後呢?」「我聽見他們找眼科醫生,電話上給了他們建議,已過了兩個小時,沒有什麼治療,我的眼又紅又腫,我記掛着女兒,便回家去了。」病人自行離院,很是普通。

「你還看到東西嗎?」張同學追問下去。「早上我仍看不到東西,我到另一間醫院,眼科教授親自檢查,仍是量不到眼壓,他說我的眼壓很高,眼球表面很花,左眼只餘一成視力,右眼有三分之一左右。」蔡同學恤衫燙得光鮮,問:「你有覺得受人針對嗎?」「我現在沒有,我只希望醫生護士可以聆聽病人的說話,或急症室有多些有經驗的醫生會比較好些。」同學們又查問了一些精神心理的問題。最後問題:「林先生,你覺得你現在有什麼想做,但又不能做到的呢?」林先生望著桌面,柔聲地說:「我看我不能再替老人家維修電器了。」

資源所限,如何做到「一個都不能少」?

謝過林先生後,我想知道同學們的診斷。「他看來是抑鬱吧?」「我覺得他的內心很像焦慮。」「他是驅體化病徵,哪有如此嚴重的?」「他是誇大了病情吧?」「誇大?我看他是誇小了病情。」「他看來也沒什麼呀,坐在那兒,一點兒也不激動,照理人會反抗,還不鬧翻急症室?」張同學說:「急症室那麼多病人,總不能每個病人都用上細心聆聽一小時吧?」「但他確有自殺傾向,會不會是想爭取注意力呢?」我着體育家型的何同學帶上眼罩,感受盲眼的感覺。「同學們,請列出林先生的經歷。」

這個不難。「他太太離家出走。」「一個男人帶着三個女兒,也不容易。」「他生意失敗,拿綜緩也會受點歧視。」「他想幫老人家,又力有不逮。」「他似乎有很多病痛。」「有法律糾紛,又曾自殺。」「多少年了?」「有七年多啊。」「還有呢?」先前睡着了的馬同學加入討論:「他好像說他看不到東西。」「足夠了吧。」默言。

何同學沒有說話,下課時除下眼罩說,「盲眼令人感覺很不舒服,很不安全,人自然會退縮。」李同學說他看過黑澤明的《赤鬍子》,說的是年輕醫生的心路歷程、行醫之道。在基層前線,資源限制中,又如何「一個都不能少」呢 1?可林先生要求的:只是聆聽 2。 若當日有人肯停下急促的腳步,聽一聽‥‥‥。

1. 《一個都不能少》,張藝謀1999 年作品,描述年青女教師的專業精神。

2. 聆聽需要訓練,是精神醫學、心理醫學和家庭醫學的支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