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在風險裏

曾於2008年9月26日刊登於信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顏寶倫醫生

近日困擾大家的大事,相信都是這兩項:毒奶品叫嬰幼兒無辜受害,引致腎結石;投資市場大起大落,連大行也不能幸免,破產收埸。涉及這些事故的,不是小企業,而是規模龐大、看似相當可靠的大機構。不禁要問:在這風高浪急的世代,還有什麼是可靠的?所謂「權威」,又到底如何令人們信服呢?

在健康方面,滿有權威似的醫生,到底是否可信呢?當醫生安慰病人,說:「沒事的,不用擔心。」又是憑什麼說出來呢?

老實說,醫生所說的其實也是「靠估」。但醫生憑什麼去估得更準確呢?

每次診症時,醫者跟病者的溝通接觸,都是一次「風險評估」。在醫者角度來看,每位病者都有患上某種病患的獨特風險,因着其背景及診症時的表現各有不同。為病者評估患病的風險高低,正是準確斷症的最重要考慮。

年齡就是患病的最大風險。無可置疑,老了就更容易生病。如一位長者訴說聲音沙啞有一個月,醫生必定會想到咽喉癌的可能,並着緊地安排內窺鏡檢查。若患者是位年輕人,咽喉癌的風險着實不高,醫生或會先行嘗試使用藥物治療,並觀察病症的變化。

年齡是屬於「不可修改」(Non-modifiable) 的風險。另一項不可修改的風險,則是病者的「家族病史」。部分癌症有其遺傳因素,可從患者的家族病史反映出夾。以乳癌為例,如家庭中有一位直系親屬 (即母親或姐妹) 於五十歲前患上乳癌 (即較年輕時病發),在八十歲前患上乳癌的機會達20%,為普通人的一倍。若要更有效地及早診斷癌症,「高危」的女士應更早到醫生處作定期檢查,希望能更平安地活在患病的風險裏。

有些不可修改的風險是後天性的。香港人最關心的「乙型肝炎帶菌者」,絕大部分患者其實是完全健康的,卻不幸地背負着患上「肝癌」的可怕風險。乙肝帶菌者實在應該定期檢查,了解肝炎病毒的活躍程度和肝臟的健康狀態,以致更準確地管理好這風險。

至於「可修改」的風險,則必要講到心腦血管病的風險因素:吸煙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/膽固醇及肥胖。以上每多過一項,患上各類心腦血管病的風險便加多一層。醫生若發現病者患有其中一項風險,定必會同時尋找出其他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。例如中年男士剛發現有高血壓,醫生在為他驗血、檢查血糖及血脂之外,亦會同時趁機忠告其戒煙的益處及減肥的重要。可幸的是,這各項可修改的風險,經過足夠的治療受控制後,身體是可以復原的,患病的風險亦可以減退。

家庭醫生跟病者有長期關係,對病者所有的健康風險瞭如指掌。無論病者因任何原因來睇醫生,醫生在臨床評估後,配合手上病者的健康風險資料,應可為病情作出一個相當準確的評估,分辨出患病機會率的高低,並以作為繼後化驗調查及治療的指引。例如一位年輕女士因胸口疼痛求診,擔心冠心病引致心絞痛,懼怕有心臟猝死之險。若果她沒有其他額外的心腦血管病風險,症狀亦非典型的心絞痛,臨床上已可斷定她患上冠心病的機會實在極低。醫生便可堅定地去安慰病者,說:「沒事的,不用擔心。」

但一些滿有焦慮的病者,往往要求醫生一再保證他們以後不會患上他們擔憂的病患。說到底,醫生只是個凡人,要他保證未來的事着實是強人所難。就以駕車來做個比喻:一個小心的駕駛者,為免有意外,選擇了駕駛一輛堅固可靠的車子,並永遠小心謹慎,從不醉酒駕駛,車子亦定期維修保養。各方面看來,他的意外風險都是極低。但到底又有誰能保證他能每次平安到埗呢?

無論風險是高是低,人生道路還是要繼續的。讓你信任的醫生當你的同行者、領航員,一路平安地行下去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