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端端一身痠痛 小心纖維肌痛

曾於2009年7月28日刊登於明報副刊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選豪醫生

日常臨床中,醫生經常會遇到病人周身疼痛而求診,其中很多疼痛範圍廣佈全身,故病人求診於不同科目,如骨科、內科、腦科及風濕科,由於檢查後仍是原因不明,故一直四出求醫,卻往往失望而回,這類病者應注意,可能是患上纖維肌痛(Fibromyalgia)。

患者多為中年女性

從歐美研究所知,纖維肌痛病發效率為5%,以中年女性居多,病者有廣泛的主觀痛感(檢查時,亦有肌肉痛點)、極度疲倦、睡眠失調、全身僵硬繃緊、頭痛、暈眩、眼乾、胸痛、腸胃易激、膀胱易激及皮膚痲痺等症狀,心臟二尖瓣和雷諾(血管)現象也很普遍。一九九零年美國風濕醫學學會制定纖維肌痛的診斷標準,最主要為三個月或以上的廣泛痛感,分佈身體四大部分,尤其在十一對痛點組合中,至少有九對痛點在檢查時病人表示感到疼痛。

必先排除其他病症

纖維肌痛因病性廣泛,故此必須排除其他重要病症。纖維肌痛本身並不能從血液檢查或造影而確診。事實上,如有慢性發炎現象,更需小心辨診,排除炎症或系統性疾病。跟纖維肌痛類似的病症包括風濕、紅斑狼瘡、多種肌肉炎症、巨細胞血管炎、肌膜痛症侯群、癌症及甲狀腺失調,而退化性關節,藥物引起的肌肉病變,長期疲倦症,病毒感染,情緒病(如軀體化症)及睡眠窒息等等,更是較常見的病症。

研究指出,往往被指為心理作用而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(輕)視。近年來臨床報告知道社會壓力、家庭、心理及睡眠各種因素也與纖維肌痛有關,故單純藥物診治並不足以解決問題。

纖維肌痛病人為臨床的一大挑戰,適當的評估和檢查,可避免不必要的金錢支出和遊走各門專科的時間。病人應及早和家庭醫生商討,全面探查,以作出適當的診治和轉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