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苗 — 該打不該打?

曾於2009年1月16日刊登於關心第十四期 -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陳嘉龍醫生及陳嵐峰醫生

「預防疫苗,有很多副作用,最少發燒幾天。」

「現在甚麼年代?還有麻疹?打疫苗多此一舉﹗」

「聽說這種疫苗會導致自閉症,不打為妙﹗」

每個人由出生至成人,甚至死亡,或多或少都注射過不同種類的疫苗,然而巿面的疫苗種類繁多,流言及傳聞更多,究竟哪些疫苗「該打」?哪些「不該打」?認識疫苗多一點,就讓你能精明選擇,「打」救健康。

常言道: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其實就像在敵人未曾出現前,建好城牆堡壘,將它們隔絕在門外,那總比在敵人入侵後,才想辦法將它趕走容易,所以在適當的地方建一道穩固的「城牆」,就是疫苗的主要功用。

疫苗的種類

疫苗可分為兩大類。第一類稱之為「必打」類,例如衞生署建議的兒童免疫接種計畫內的疫苗,所有兒童都應該遵照指引接受注射,因為那些病都是經專家審定,發病率較高,或者會出現較嚴重的併發症,且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;那些疫苗都是非常安全的,而且能保護抵抗力較弱的幼兒,預防嚴重的疾病,更重要的是,疫苗能減低由這些疾病所引起而影響終生的一些後遺症。

而另一類,則屬於「選打」類,只是個別高風險人士,才需要接受的疫苗注射。以流感疫苗為例,幼童及長者患流感後出現併發症風險較高,就應該接受注射;而醫護人員或照顧幼童長者的人士,為預防感染流感而傳染病人親友,亦應該接受注射,其他人士則可向醫生查詢風險。又例如要到衞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旅遊,衞生署或世衞亦有指引,建議出發前應接受那類防疫注射。

疫苗的作用

要知道疫苗如何在身體內發揮作用,就要先明白人體的免疫系統是如何運作的。我們的免疫系統,就像一隊士兵,他們負責守護我們的身體,如遇外敵入侵,就會群起而攻之,而這些士兵更有「過目不忘」的本領,凡入侵過的敵人,就會「見一次打一次」。

而疫苗的作用,就是先將一些「類似」厲害疾病的「外敵」,或「減低武裝」的「外敵」先注入身體,讓免疫系統先「認識」它們,當一旦患上這些疾病,即真正「強敵」進攻時,我們的身體就因為有了「抗敵演習」,就能成功「打贏」疾病。所以,注射預防疫苗,只能對抗某些疾病,並不代表身體就因此健康起來。

錯誤的疫苗說法

不過,近年坊間流傳一些關於疫苗的錯誤資料,以致部份人非常抗拒疫苗注射,尤其是西方國家,某些人認為那些嚴重的疾病(如麻疹),在發達國家已幾近絕跡,實在沒必要再注射疫苗,承受不必要的副作用。

但事實上,這種「疾病絕跡」的錯覺,其實是因為過去的疫苗覆蓋率做得好,並不代表疾病已消失,如疫苗覆蓋率減低的話,疾病會隨時再次爆發,情形就像搶救一隻漏水的船,當我們加快將水舀出去,船底乾了,我們以為船不再漏水,其實只要我們一停手舀水,船又會再次入水,甚至沉掉。

另一個流傳甚廣的疫苗說法,有指預防麻疹、德國麻疹及耳後腮腺炎三合一疫苗 (MMR) 中的麻疹疫苗,會引發自閉症。但由於該說法的醫學上證據薄弱,而且近年更嚴緊的研究亦推翻了該說法的可能性,現時各國醫學權威組織皆支持繼續使用麻疹疫苗,所以家長們可不用為此擔心。

最近亦常有一誤解流傳於市民當中,指流感疫苗「打開就要年年打」。這也難怪有如此誤解,因為有需要接受注射的人士,的確要每年於秋季接受新一年度的疫苗。原因並非因為身體「依賴了疫苗」或是「轉弱了」,而是因應流感病毒的基因變異,而接種疫苗後產生的免疫力亦會隨時間降低,我們便需要每年接種新的疫苗。

雖然每種疫苗確實有一定的副作用,但大部份都非常輕微,較嚴重的如藥物敏感或其他後遺違症,其實非常罕見,若相對因沒有打針而患上的疾病的後果及損害而言,兩害取其輕,疫苗仍是值得注射的。

一般來說,香港的疫苗覆蓋率已非常理想,巿民在公營或私營的醫療機構,都可接受不同的疫苗注射,而在香港接種的疫苗都需經註冊,其質素已有一定保證;但我們仍建議在接受疫苗注射前,先咨詢家庭醫生的意見,以了解當中的好處和風險。